当前通缩了吗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即物价普遍下跌,一般伴随着经济衰退、货币供应量降低...更多知识由小编为你整理了《李宗光: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详细内容,欢迎关注学习。
李宗光: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
当前通缩了吗
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即物价普遍下跌,一般伴随着经济衰退、货币供应量降低、有效需求不足、高失业率等现象。
通缩对于整个社会活力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对于银行体系来说,如果资产价格下跌,那么银行肯定会出现坏账,导致税收下降,财政也会出现危机,整个社会将陷入一种极度危机的状态。最经典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1929年到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另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失落的30年。可以说,日本到现在也没有走出通缩。
由于通缩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并且一旦形成通缩循环便很难再打破,各国均极力避免通缩,以及通缩预期的形成。所以,各国央行一般会制定温和的通胀目标,鼓励通胀。良性的通胀对经济运行是润滑剂,可以推动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衡量通胀的指标有很多,美国衡量通胀主要采用CPI与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两种指标,后者在2000年后取代CPI成为美联储关注的通货膨胀指标。美国今年大幅加息,原因就是PCE接近10%。在实际应用中,美联储以核心PCE同比变化作为其货币政策制定的主要参考。
经历通缩周期最长的发达经济体日本,则主要关注核心CPI。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大规模资产泡沫破裂后,于90年代后期陷入通货紧缩,直至2013年实施了QQE才摆脱了约15年的通缩,并将长期通胀目标设定为2%。这里日本央行关注的是潜在通胀,一般用核心CPI和修正平均CPI进行跟踪和预测。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核心CPI。
为什么要重视核心通胀呢?因为整体通胀的测算包含暂时性变动与趋势性变动,而市场更关注趋势性部分,即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指标。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引发了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忧。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存在通缩有分歧。一方观点认为当前并未通缩,中国经济正处在弱复苏阶段,理由是当前通胀率较低主要受到基数效应、猪周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家电汽车耐用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通胀暂时被压抑;另一方则认为我国已出现通缩信号,经济已经陷入衰退象限,供给端存在着价格内卷的现象,高强度的货币信用投放仍然没有阻止经济滑向通缩;还有一类观点认为我国通缩是结构性的,当前通缩并非货币供应不足或利率太高导致,而是足量的货币在二元结构中淤住了,货币超发没有下沉到民生领域,进而造成了“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的现象。这三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我们的观点是,中国没有进入通缩,但确实面临着通胀不足的状态,这个状态如果不注意就会有通缩风险。可以看到,2020年以来,我国核心通胀持续在1%以下,处于通胀不足状态。而受猪周期、能源价格影响,CPI整体在1%以上运行,掩盖了较为严重的通胀不足问题。
核心通胀长期低迷背后是经济增速放缓。2020~2022三年我国GDP平均增速仅为4.5%,显著低于疫情前6%以上的增速。在此背景下,居民收入大幅波动,储蓄意愿持续提升。2022年,居民存款新增量较前两年平均值多增近8万亿元,这使得2020年以来消费端受损严重,远低于长期趋势。
近期CPI的持续回落主要由于去年年末,猪肉价格以及原油价格持续回落,推动整体通胀迅速向核心通胀“收敛”。高基数效应下,下半年CPI增速接近0,甚至出现负值。虽然核心通胀仍为正值,但对部分领域以及社会预期仍会有一定的冲击。
经济持续复苏,但少了一些报复性
年初以来,工业持续恢复,势头相对偏弱。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弱于市场预期的4.2%。1、2、3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26%、0.12%和0.12%,平均增速0.17%左右,弱于去年单月平均0.2%左右的水平。
投资表现差强人意。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1%,低于市场5.3%的预期。1、2、3月环比增长0.28%、0.48%和-0.25%,3月显著放缓。
消费逐步复苏,但离正常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高于预期的7.2%,不过高增速主要受去年3月基数偏低影响。3月环比增速为0.15%,较上月有较大回落,显示消费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8%,也较疫情前8%左右有较大的距离。
房地产弱复苏。1~3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仍下滑近11%。2、3月份销售相对较好,同比增长超30%,但累计仍不及2021年的七成。一季度,房地产投资下滑5.8%,较去年10%的降幅有所收窄,不过较1~2月有所降速。土地溢价率整体较去年回升,不过4月又出现回落。
汽车销量遇冷,车企开启降价潮。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增长14.3%,为本世纪以来3月环比增速最低值。
就业形势,特别是青年就业依旧严峻。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2月回落0.3个百分点,整体仍处于高位。3月16~24岁人口失业率同比增速19.6%,较2月继续扩大1.5个百分点。
一季度,出口实现正增长,好于预期。3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4.8%,大幅好于预期的-5%,较1~2月-6.8%大幅提升近21.6个百分点,一举将一季度出口增速拉回0.5%的正增长区间。
一季度,居民消费预期有所改善,但信心恢复仍需时日。一季度央行调查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中,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度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较上季增加3.3个百分点。不过,居民存款继续创新高,一季度新增9.9万亿元,同比多增超2万亿元,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依旧较强。
整体看,经济复苏仍在持续,但是有放缓迹象。这也导致核心通胀没有出现显著回升,仍在低位运行。
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提振内需是关键
2023年欧美经济衰退似乎很难避免,这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同时,我国人口总数自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将拖累中长期经济增速。另外,百年变局下,全球经济、金融、科技脱钩加速,也将拖累中长期经济走势。若不及时提振长期低迷的社会信心,我国经济或将面临“日本化”风险。
当前,提振社会信心,扭转悲观预期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加大政策刺激力度、提振内需。也有很多人讲刺激没有用。实际上,过去几年稳健,没有刺激。经济处于怠速运行,一停就加点油,一启动就刹车,这样既耗费了宝贵的政策资源,又破坏了社会信心。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尽快采取超力度措施,把经济启动起来。
具体的周期性措施如:政府要积极加杠杆,继续维持稳增长政策的强度,进一步发挥政策托底的作用。结构性措施如:着力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积极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通过减税、定向发放补贴、消费券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转移性收入;积极引导预期,营造良好的投资与消费环境,让企业敢投资,也愿意投资,让居民敢消费,也乐于消费;坚持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信心等。
相信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以及后续周期性、结构性政策的推出,内需将实现有力扩张与正向循环,通缩压力将显著缓解。
【内容声明】文章内容由新财梯网编辑整理,新闻来源:第一财经
李宗光: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相关拓展阅读
当前通缩了吗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即物价普遍下跌,一般伴随着经济衰退、货币供应量降低、有效需求不足、高失业率等现象。通缩对于...
以上就是好财梯网整理的关于李宗光: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今日财经:#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解读)的全部内容,希望你在了解【今日财经:#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基础#解读】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学习理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