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资讯 >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今日财经:#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解读)

财经资讯 2023-04-11 11:24:20
2023年,中国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双碳”1 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更多知识由小编为你整理了《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详细内容,欢迎关注学习。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今日财经:#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解读)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

2023年,中国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双碳”1 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及碳达峰方案陆续公布,“双碳”工作将向更深层次推进,进一步影响生产和消费两端。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涉及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碳减排上亿吨。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

4月5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于人民日报发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一文。他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只能通过可持续发展来解决。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解振华认为,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还要在更短时间内把污染、排放控制住、降下来,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他表示,“面对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携手呵护好人类唯一的地球家园。”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面对共同挑战,中国正在参与和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基于自身丰富的气候治理实践,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模式十分重要。

2、国家能源局:促进油气上游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会议指出,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筑牢油气供给安全底线,必须“开源”“节流”同步推进,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

一方面,加快进军“深海、深层、非常规”领域,持续提升老油气田采收率,保持勘探开发力度强度不减。另一方面,要围绕“油气上游领域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想办法出措施。各油气开发企业,要会同新能源、电力企业,紧密结合油气生产实际,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油气上游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上升态势明显,但在可再生能源有能力挑大梁之前,油气仍然不可或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能使其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3、张希良: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政策工具

近日,在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举办的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研讨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围绕“双碳”实现路径以及碳市场顶层设计发表讲话时表示,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能源排放将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2060年占比将达65%,未来随着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总量控制,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政策干预的视角看,要求有不断升高的碳价促进能源经济低碳转型。

通过碳市场总量设定,碳市场可以直接控制国家碳排放总量走势,碳市场形成的碳价在经济体内传播具有溢出效应,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激励。今后,我国将夯实碳市场运行和监管的法律基础和数据质量基础,分步骤扩大行业覆盖和市场交易主体,优化配额分配方法和交易产品创新,构建全球样板碳市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市场可以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方面需向相对成熟的全球典型碳市场汲取经验,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脱离自身国情和实践经验,

4、陈清泰:实现道路交通“双碳”目标,电动汽车必须用上绿电

2023年3月31日到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正式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以书面形式发表主旨演讲。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是实现道路交通“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但必须用上绿电。

陈清泰表示,车载电池是一个个移动微储能单位,也是一个个移动微电源,通过能源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构成最佳搭配。从灵活性、规模、成本等方面看,车载电池储能的重要途径。电动汽车因其未来数量庞大,总体有强大的储电、放电容量,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发展。他预计,2025年前电动汽车的性价比会超过燃油汽车,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驱动汽车的“油转电”,使道路交通向碳达峰、碳中和迈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要实现“双碳”目标,电动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势在必行。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及与其他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对传统能源产业转型提出更高要求。

5、黑龙江:到2025年基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

日前,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局、省气象局、省林草局等八部门,发布《黑龙江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黑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

《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计量、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技术和管理标准基本健全,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完成不少于25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发布实施不少于15项计量技术规范。到2030年,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到2060年前,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黑龙江结合省情实际,合理设定目标任务,科学提出落实举措,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决心和行动。

6、我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3月30日晚,我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三峡能源云南弥勒西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我国西南地区已投产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总装机容量550兆瓦,共布置有88台风机。项目采用的6.7兆瓦风机是我国山地风电单机容量之最,轮毂高度110米,相当于40层楼高,叶片长93米,重达28吨。

弥勒西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超14亿千瓦时,可满足近60万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8万吨,环保效益显著。“该项目投产后的年平均上网电量约为目前整个红河州年用电量的6%,装机容量为峰值用电负荷的10%,对维护社会用电稳定性,保障企业用电健康及生产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弥勒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山地风电项目不仅有利于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还能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通过带动当地设备和材料供应,助力上下游产业发展。

二、绿色金融周报

1、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涉及资金已达2万亿

4月6日,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笃行励新·碳路致远——气候投融资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幕。在“气候投融资赋能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分论坛,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紧密围绕“双碳”目标,助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的策略与路径。

自去年8月,第一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名单公布以来,截至2022年底,23个试点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库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促进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共征集或储备项目超1500个,涉及资金达2万亿元左右。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启动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2022年8月公布23个地方入选试点名单,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先进经验。解决气候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气候投融资旨在将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通过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发展。

2、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碳减排上亿吨

2023年4月4日,“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金融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讲话。

易纲在讲话中提到人民银行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的工作。2021年11月,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要求金融机构披露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和其他碳足迹信息,并推动加强社会独立第三方的监督,带动2022年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3、中国银行发放首笔8100万元“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

近日,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发放首笔8100万元的“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落地赣江新区,专项用于江西省高速电建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并购风电项目。本次落地的并购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4.85兆瓦,预计在2023年度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8.6万吨。据介绍,赣江新区将持续加大碳金融领域产品创新,建立多业态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是指将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二氧化碳减排量等关键绩效指标挂钩,贷款存续期内通过持续监测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激发企业碳减排动力,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相融合。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债券的关键依据在于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碳减排挂钩”风电并购贷款通过细致追踪项目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帮助平衡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

4、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发布融资需求248亿元

4月4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圳·福田)高质量建设大会举办,会上发布了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筛选确定70个首批入库项目,对应融资需求248亿元。

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项目涵盖了深圳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废弃物管理和废水低碳化处置等领域的项目以及深圳企业在外地投资的气候友好型项目。截至目前,筛选确定70个首批入库项目,对应融资需求达到248亿元,涵盖低碳能源、低碳工业、低碳交通等六大领域,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6万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项目库入库筛选严格,气候效益明显投资潜力巨大,政策支持有力。深圳市福田区是去年8月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气候投融资试点旨在推动各地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模式。

5、报告建议出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政策

为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领域的研究探索,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蚂蚁集团研究院和网商银行共同完成并发布《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从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视角切入,在分析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以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式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相关领域的实践案例并总结可借鉴经验,以期为我国探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并就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报告就如何强化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建议相关产业部委加快确定引导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二是建议相关监管部门研究出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指引、激励机制及标准,三是建议监管机构引导协同相关金改试点地方政府建章立制、先试先行,四是建议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并应用ESG评价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五是建议加大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领域的应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新发展理念在我国金融系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我国更好适应及引领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是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着力点。

6、绿色金融白皮书:既要清洁发展,又要能源安全,还要经济可行

4月3日,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在北京举办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2023)研讨暨发布会。平安银行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周强在主题演讲中介绍,全书观点可总结为六个字——“既要、又要、还要”,即既要清洁发展,又要能源安全,还要经济可行。

在发布会现场,平安银行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平安银行联合平安证券编写《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白皮书有五大特点。一是梳理绿色产业最新方向并进行系统性分析,挖掘业务机会;二是结合我国国情,在绿色金融基础上,提出转型金融研究框架,支持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通过模型化手段分析,创新性跟踪绿色技术成熟度及企业转型发展情况;四是通过可视化数据,跟踪分析绿色产业最新变化趋势;五是结合平安综合金融、复杂投融优势,结合自身实践全面展示绿金业务产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金融是新发展阶段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心所在。金融机构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针对性解决绿色投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7、中国“双碳”投资地图发布:拓展全球可持续投资空间

3月31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证券”)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在北京举办中国“双碳”投资论坛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投资者地图中国篇二期成果发布会。中国“双碳”投资地图旨在解决绿色金融发展中研究和数据不足的难题。目前,UNDP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发近30份可持续目标投资者地图,有效弥合产业界与投资界之间的信息缺口。

“我们就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两个行业发布新一阶段的地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我们对政策和媒体文件进行了分析,进而确定了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两个行业的18个投资机会领域。”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阐述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迫切性,以及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双碳”投资地图的重要意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双碳”目标下,资本市场发挥着撬动社会资本流向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作用。本次发布的“双碳”投资地图聚焦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两大重点领域,筛选出重点子产业领域以及关键投资机遇,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研究支持。

8、苹果公布环保新进展:68家中国制造商加入清洁能源计划

4月5日晚间消息,苹果公司公布与生产制造商携手推广清洁能源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已有68家中国制造商承诺,到2030年底前仅使用清洁能源生产苹果产品,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增长约24%。在世界各地,已有超过 250 家供应商承诺加入 Apple 的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占公司直接生产支出的 85% 以上。到目前为止,在 Apple 全球供应链中,已有 13.7 吉瓦清洁能源投入使用。

Apple还公布了 2022 年绿色债券的投资详情,包括对大型太阳能项目、低碳设计、能源效率和碳清除方面的投资。Apple 已将 2019 年绿色债券的部分收益用于支持中国清洁能源基金。这一业界首创的投资基金帮助中国供应商获得可再生能源。得益于这一创新方式,Apple 及其供应商迄今已共同投资了超过 650 兆瓦可再生电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苹果作为大型跨国公司,不仅要遵守自身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要带动供应链其他公司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9、日立能源获EcoVadis可持续运营金奖

日前,日立能源在企业可持续性评级专业机构EcoVadis颁布的“2023年可持续性评估”中获金奖。日立能源的“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在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为构建更可持续的社会做出贡献。

EcoVadis金奖是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品质的肯定,其通过全球SaaS云平台为各公司提供整体的可持续性评级服务。通过测评,日立能源在EcoVadis评估的所有企业中位居前5%,并在本行业企业中跻身前1%。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键议题,ESG理念也在逐渐融入全球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EcoVadis奖项不仅能显示对企业所做努力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示范作用,鼓励更多企业以绿色标准规范日常运营。

10、中欧《2023ESG白皮书》:可持续消费趋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4月8日下午,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中欧校友总会联合主办的“ESG与中国经济新发展理念——2023中欧ESG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中欧校友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现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发布了中欧《2023ESG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聚焦“ESG和可持续消费”主题,包含国际趋势、中国实践、校友企业实践、中欧教授ESG学术研究、《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研究》五大部分,荟萃了四家中欧校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白皮书》对中国可持续消费的利益相关者、外部环境、细分行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可持续消费的趋势明显且确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持续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和实践推广,必须建立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同、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基础之上。舆论、科技、金融的支撑是唤醒可持续消费理念、促成可持续消费行动不可或缺的。而最重要的一步是转变观念,可持续商业不只是做“善事”,更是谋增长。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ESG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指引,是企业理解未来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重要框架。ESG不仅是现有业务的“锦上添花”,ESG支撑的有效转型更能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内容声明】文章内容由新财梯网编辑整理,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相关拓展阅读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今日财经:#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解读)

2023年,中国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双碳”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及碳达峰方案陆...


以上就是好财梯网整理的关于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今日财经:#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解读)的全部内容,希望你在了解【今日财经:#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解读】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学习理财知识。

标签: 解振华人民日报发文谈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资金已达2万亿;易纲:人民银行2022年带动减排上亿吨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 © 2016-2020 ok24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2016496号-9